首页 > 酒店新闻 > 酒店行业动态

AG视讯- AG真人视讯平台| AG视讯官网|十年护林心 两代防火人(组图)

发布时间:2025-10-15 18:08:52    次浏览

经过十年磨练,杨保云已经成为五华区森林防火消防大队的大队长。 经过十年磨练,杨保云已经成为五华区森林防火消防大队的大队长。 黄庆娥今年到五华区森林防火消防大队食堂工作,结束了和丈夫十年分居生活。 黄庆娥今年到五华区森林防火消防大队食堂工作,结束了和丈夫十年分居生活。 杨树留和妻子文正兰在瞭望塔上仔细监测辖区的火情隐患。 杨树留和妻子文正兰在瞭望塔上仔细监测辖区的火情隐患。 一家短暂的团聚后又要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一家短暂的团聚后又要各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五华区投入120余万元建设森林防火护林员电子监测管理系统。 五华区投入120余万元建设森林防火护林员电子监测管理系统。 一个简易的秋千,荡漾着团聚的幸福。 一个简易的秋千,荡漾着团聚的幸福。 两代森林消防员的坚守,孕育着幸福的希望。 两代森林消防员的坚守,孕育着幸福的希望。记者赵伟摄影报道在五华区森林防火队伍里有一个特殊的家庭,全家两代四口人都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一干就十年,其中经历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危险和孤寂。儿子杨保云今年38岁,于2005年2月6日进入五华区森林消防队工作,现任防火大队大队长;父亲杨树留今年63岁、母亲文正兰今年60岁,2006起他们在长虫山防火瞭望台担任护林员的工作至今,儿媳黄庆娥38岁,今年进入五华区森林消防队后勤食堂工作。杨保云在森林防火消防员这个危险的岗位上一干就十年。杨保云家住厂口街道最偏远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虽然生态良好,但是经济欠发达。由于当时家里穷,为了能多挣一些钱贴补家用,和当地年轻人一样,杨保云决定出门打工。当时恰逢五华区森林消防大队成立,需要征召一些吃苦耐劳、身体好的年轻人加入队伍,杨保云成功应聘。从那一天起,杨保云的人生发生转变,从一个在家务农的普通人变成了一名森林消防员。森林防火是一个危险系数非常高的职业,与山火打交道的十年间,杨保云多次和死神擦肩而过。让杨保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9年筇竹寺山火,山火当天,杨保云接警后带领队伍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在打火的过程中,风向突然发生改变,一个巨大火圈把杨保云等46名队员团团围住。就在这个危急关头,杨保云沉着冷静,凭借着多年累积的经验,带领队伍穿越火线,成功突围。5分钟过后,杨保云被困的位置已经被山火烧焦。守山十年,从未离开。杨树留和妻子文正兰是2006年来到长虫山防火瞭望台工作的,至今快十年的时间。杨树留说,当时知道儿子杨保云在五华区做森林防火工作,为了能和儿子走得近一些,他们老两口决定到五华辖区的长虫山防火瞭望台做护林员。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他们和儿子的路程距离近了,但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见面时间反而少了。尤其一年中森林防火最紧张的春节期间,儿子杨保云要在山下24小时待命,父母亲要在山上实时观察辖区火情隐患,为了保证瞭望台上随时有人观察火情,两老人近十年的时间没有一天脱离岗位,说到这里,杨树留老人哽咽了:“我们一家已经10年没有一起吃过年夜饭啦”。“第一次报火警就差点失去儿子。”杨树留说,2006年的一天10点钟左右,他在瞭望台上观察火情时发现不远处的芝麻山附近发生山火,这是他担任护林员以来第一次发现火情,他及时报警,通知扑火队上山打火,当时任五华区森林消防队班长的儿子杨保云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火灾现场,带领36名队员爬到山顶去堵火头,想迅速控制住火势。接近火头时他们才发现火势凶猛,浓烟弥漫,这时他们已经被浓烟包围,分不清方向。危急关头,杨保云凭着直觉和经验,才成功带领36名队员撤退到安全位置,又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由于杨保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年不能回家与妻子团聚,特别是每年长达半年的防火区,杨保云每天24小时都不能脱离岗位。妻子黄庆娥独自一人在家务农带孩子。十年的两地分居生活让黄庆娥无法再忍受,多次要求丈夫杨保云辞去防火队的工作。五华区农林局的领导看出了杨保云的困难,为了挽留防火队的骨干力量,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局长雷在云把黄庆娥安排到防火队后勤部食堂工作。2015年初,黄庆娥到五华区农林局正式报到,上班、下班的时间都能和丈夫见面,这是她十年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杨保云说,面对再大的山火,只要能想到家乡的绿色森林,他就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他勇往直前,只要能早一分钟扑灭山火,就是他最大的满足感。